玻璃钢讲座
玻璃钢层的糊制——树脂用量的计算 玻璃钢的树脂用量是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可以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1)根据空隙填充原理计算,推算出含胶量的公式,只有知道玻璃布的单位面积质量和相当厚度(一层玻璃布想当于制品的厚度),便可以计算出玻璃钢的含胶量:
(2)用先算出制品的质量,确定玻璃纤维质量的百分含量后计算。①制品表面积×厚度×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制品质量: 制品质量×玻璃纤维质量百分含量=玻璃纤维质量; 制品质量-玻璃纤维质量=树脂质量。 ②制品表面积×玻璃纤维层数×玻璃纤维单位面积质量=玻璃纤维质量; 玻璃纤维质量÷玻璃纤维百分含量=制品质量; 制品质量-玻璃纤维质量=树脂质量。 糊制时所需的树脂用量可以根据玻璃纤维的质量来估算。如果使用短切毡,其含胶量一般控制在65~75%之间,如用玻璃布作增强材料时,含胶量一般控制在45~55%之间,从而保证制品的质量。
纤维增强材料的另一个特点是各向异性,因此可按制件不同部位的强度要求设计纤维的排列。以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在500℃时仍能保持足够的强度和模量。
碳化硅纤维与钛复合,不但钛的耐热性提高,且耐磨损,可用作发动机风扇叶片。碳化硅纤维与陶瓷复合, 使用温度可达1500℃,比超合金涡轮叶片的使用温度(1100℃)高得多。
碳纤维增强碳、石墨纤维增强碳或石墨纤维增强石墨,构成耐烧蚀材料,已用于航天器、火箭导弹和原子能反应堆中。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用于汽车和飞机可减轻重量、提高速度、节约能源。用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制成的复合材料片弹簧,其刚度和承载能力与重量大5倍多的钢片弹簧相当。
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的性能设计与质量控制
性能设计:
材料选择:根据制品的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树脂基体、增强纤维以及其他添加剂。不同的树脂和纤维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结构设计:利用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通过改变纤维的排列方式、层数和角度,达到优化制品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的目的。
工艺参数设定:根据所选材料和结构设计,设定合适的生产工艺参数,如固化温度、压力、时间等,以确保制品性能的实现。
质量控制:
原料检验:对所有进厂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因原材料问题导致的制品性能下降。
工艺监控: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制品检测:采用无损检测、破坏性检测等方法对制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内部和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对于不合格的产品,需要及时进行返工或报废。
数据分析与改进:对生产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影响制品质量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制品的良品率。
综上所述,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的性能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材料、结构、工艺等多个方面。而质量控制则是确保制品性能得以实现的关键,它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从原料到成品都需要进行严格把关。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高性能、高质量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
QQ:3316068375
手机:17531807632
邮箱:3316068375@qq.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富强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