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依维柯3座玻璃钢顶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手糊成型工艺: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生产工艺。它主要依赖人工操作,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但适合小批量生产。在这个工艺中,增强材料和树脂被手工铺设在模具上,然后固化成型。
喷射成型工艺:这种工艺使用喷枪将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后,高速喷射到增强材料上,然后压实固化。生产效率高于手糊工艺,但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操作技术。
模压成型工艺:将一定量的预浸料或玻璃纤维布放入金属对模中,经加热加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这种工艺生产效率高,产品尺寸精度好,适合大批量生产。
拉挤成型工艺:这种工艺是通过牵引装置的连续牵引,使纱架上的无捻玻璃纤维粗纱、毡材等增强材料经胶液浸渍,通过具有固定截面形状的加热模拉出,在牵引装置牵引下,通过挤压和定型模定型而制得具有固定截面形状和一定长度的连续型材。
缠绕成型工艺:这种工艺是将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经固化、脱模,获得制品。根据纤维缠绕成型时树脂基体的物理化学状态不同,分为干法缠绕、湿法缠绕和半干法缠绕三种。
以上这些生产工艺各有优缺点,适合不同的产品需求和生产环境。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
脱模修整在常温(20℃左右)下糊制好的模具,一般48小时基本固化定型,即能脱模。脱模时尽可能使用压缩空气断续吹气,以使模具和母模逐渐分离。脱模后视模具的使用要求,可在模具上做些钻孔等机械加工,尤其是在一些树脂不易流满的死角处,在无预留气孔的情况下,一定要钻些气孔。
然后进行模具后处理,一般用400#~1000#水砂纸依次打磨模具表面,使用抛光机对模具进行表面抛光。所有的工序完成之后模具即可交付使用。
手糊成型工艺中常见的缺陷分析气泡:在糊制模具时,常由于树脂用量过多,胶液中气泡含量多,树脂胶液粘度太大,增强材料选择不当,玻璃丝布铺层未压紧密等原因造成模具及型腔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这严重影响了模具的质量和表面粗糙度。目前常采用控制含胶量,树脂胶液真空脱泡,添加适量的稀释剂(如丙酮),选用容易浸透树脂的玻璃丝布等措施减少气泡的产生。
复合材料FRP玻璃钢制品在生产加工固化成型时产生的孔隙、分层、脱胶、树脂固化不全、纤维空隙或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缺陷和损伤,能修复缺陷是玻璃钢制品和玻璃纤维胶凝复合材料的突出特点,这也是其使用范围广的一大原因。
这些修复强度一般不低于原制品强度,几乎全部采用手工成型,而玻璃钢材料的连接,不论是机械连接还是胶接连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玻璃钢修补、增强的一种措施。 玻璃钢制品修复工作应根据破损位置、面积大小、深度、受力情况等来制定修补方案,环氧复合材料通常用于强度要求高的破损修补,修补前修补处应进行清理、脱脂、干燥等处理,对玻璃钢表面的修补时,应选用与原制品色泽一致的树脂(在施工时应酌情留储),填料如滑石粉、钛白粉要色泽洁白。
QQ:3316068375
手机:17531807632
邮箱:3316068375@qq.com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富强北路